
靠山吃山,要看山的变化。
靠海吃海,要听海的安排。

文丨Lulu
作为跨境电商最大的第三方平台,亚马逊的任何政策变化,都直接影响相关生态企业。2025年8月,亚马逊FBA仓推出送仓时效的新规,又将引起一波新的跨境物流变化,直接让更多中小企业迎来“to be or not to be”的挑战。

亚马逊旺季入仓送达新规
具体规则,相信大家都了解过,但从官方发布的政策核心信息中,不难看到亚马逊平台的资源倾斜:
1、使用非AGL和SEND的物流服务商,要求卖家输入的送达时段从14天缩短到7天。
–使用AGL(亚马逊官方物流)和SEND物流承运商,则暂时不变。
2、送达时间和预约时间若无法一致,可以在卖家后台更新送达时段。
—因为运输具有不可控性,卖家一般是通过物流商获取运输进度,而预约时间则需要卖家自己在后台修改。如果靠人工来回沟通和手动修则会相对麻烦,因此官方贴心的考虑了应对策略:即年底会上线自动填写功能。

–其中,AGL·SEND·Ship Track物流承运商,会自动将送仓的运输轨迹更新,即及时推送货物运输状态,无需卖家手动填写/更新送达时间。

图源亚马逊官方
看到这里,倾斜的天平显而易见。

亚马逊打造的平台认证体系
AGL:全称是Amazon Global Logistics,即为亚马逊全球物流,Amazon的“亲儿子”,享受的特权和流量资源自然优先,从推出以来不断成为卖家的物流合作优选。
而对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尤其是海运FBA头程物流服务商,要从庞大的亚马逊流量里分一杯羹,要先越过以下门槛,尤其是SPN-ShipTrack或SPN-SEND。

SPN:全称是Service Provider Network,是亚马逊官方认证的服务提供商网络,旨在为卖家提供合规、高效的第三方服务支持,涵盖运营、物流、仓储等多个领域。
ShipTrack:全称是Shipment Tracking(承运人追踪信息),是亚马逊于2023年8月推出全新功能,帮助卖家轻松掌握货件动态。物流服务商与亚马逊完成ShipTrack集成后展示在卖家平台,当卖家选择ShipTrack承运商将产品运送到亚马逊运营中心后,承运商会自动提供卖家的亚马逊物流(FBA)货件追踪编码(Tracking ID),并将其显示在卖家平台的“货件一览”页面,实现及时更新。
SEND:全称是 Supply chain by Amazon, 亚马逊跨境物流承运方案。是由亚马逊筛选的物流合作承运人提供的一站式FBA头程入仓服务,覆盖从中国发往目的国亚马逊运营中心的全程物流,包括提货、报关、运输、清关及送仓等环节。
透明计划Transparency:是通过为商品添加唯一标识码(如二维码或条形码),实现真伪验证、打击假货,并提升品牌保护与消费者信任度。物流商认证是该计划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确保商品在物流环节的溯源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Smart Reroute智能仓:当原定FBA仓库因各种原因(如拥堵、查验延误)难以按时送达时,自动或将货件调度至其他不拥堵的FBA仓库,以缩短入仓时间,避免断货风险。(目前仅限与亚马逊ShipTrack认证且获得了智能转仓服务资质的物流承运商合作的卖家可使用)
除上述之外,还有其他亚马逊官方平台的认证体系。

中小物流企业:技术和资金双压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果没有ShipTrack或SEND的认证,就单说这条“亚马逊旺季入仓新规”,就足以让不少卖家客户流失,进而选择其他有认证的物流服务商合作。
尤其是中大卖家客户,在发货量多、又要确保旺季店铺库存不影响绩效情况下,绝不会因为部分中小企业的“低价”而拿企业营业命脉来开玩笑。因此越大的客户,大概率不可能按个人工沟通和自行来回后台修改。
但想成为SPN-ShipTrack-SEND,难度系数一个比一个高。

根据“亚马逊服务商网络”官方小程序数据显示,筛选“物流”板块,获得官方认证的SPN有386家,ShipTrack66家,SEND认证有16家,另外还有16家透明计划服务商,10家Smart Reroute智能仓。
SPN这一项认证,在这两年已逐步放开,不像早期数量少,限制多,要求高。近年,亚马逊官方也专门成立SPN合作拓展部门,专项负责对接和服务。
而成为ShipTrack,不但需要先成为SPN,还需要一定技术对接能力,也就是前文说到的物流商TMS系统和亚马逊ShipTrack的系统对接,才能实现自动同步运输信息。
第二,需要资金支持。根据官方对外公布的“2025年物流服务商专属服务”文件中显示,前期技术对接需要6个月,需12.5万rmb(一次性),后期专项服务则需5.5万/年。
无论是首年的18万,还是技术团队能力,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都是难题。

图源网络,侵权删
最后说SEND,目前仅有16家的SEND分别为US(美国)、AU(澳洲)、JP(日本)、EU(欧洲)、MENA(中东),可见难度比ShipTrack更上一层楼。
根据壹流融媒|WL123向亚马逊官方咨询得知,基本每年/每一个区域,只会挑选1家SEND,且目前SEND项目均为亚马逊官方主动联系物流服务企业。
虽然没有明确的审核准入标准,但根据我们和几家SEND认证服务商了解到,基本标准主要为:服务能力(如发货量/船司拿约能力等)、服务客户数、产品性价比(SEND价格可能需要低于市面服务价格)、企业品牌力,以及可能参考该企业和亚马逊官方市场合作密切度。

以上是我们从亚马逊SPN小程序整理的目前16家SEND服务商,可以看到SEND和ShipTrack没有必然双向关系,包括我们从亚马逊官方SPN小程序发现,许多物流服务商是单项认证,例如可能只是透明计划。

马太效应:日渐浮现
说回中小物流企业将面临的技术、资金双重挑战,以及最终对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的格局影响。
亚马逊平台作为电商平台领导地位的存在,为了把保证客户体验这一理念践行,自营物流/广告等项目之外,第三方服务商网络的合作标准也是一直以来搭建的闭环网络。
就亚马逊官方平台的服务商合作网络布局看,左手不断推出认证合作项目,提高第三方服务商的服务标准,从而提高卖家和买家体验,把效率质量把握其中;而右手的资源倾斜+政策指令,卖家不得不跟着平台选,物流商要得到卖家流量就必须符合平台门槛,而越来越高的门槛自然只能强者才能跨过。
最终结局则是加剧马太效应:强者越强,中小物流企业更难分到亚马逊的流量蛋糕。
而亚马逊开了路,其他平台也会开始跟上。
未来,要么聚焦细分,要么规模化,“To be or not to be”的拷问,将成为物流企业战略思考的命题。
–本文谢绝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跨境物流资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wu-liu-zi-xun/74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