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细聊一下6月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暴雷事件,看看骗税头目“凯莉”是如何将港口变成走私通道的。
今年6月,欧盟多国联合执法,扣押了自中国发来的超600个集装箱,引发了一时轰动。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近600个被扣的柜子竟还只是欧盟史上最大规模海关欺诈案的冰山一角。
因为在过去两年,一个由中国籍跨境物流双清头目“凯莉”(Kelly)操控的网络,已经通过这座地中海枢纽港,向欧盟走私价值超7亿欧元的货物!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这个欧洲的南大门早已在不知不觉成了她的“提款机”!
低报、伪造,手眼通天!
在欧盟检察官办公室(EPPO)披露的“卡吕普索行动”(Operation Calypso)中,由凯莉所主导的犯罪团伙作案手法堪称是教科书级欺诈,行事更是大胆无比。
比如申报,经其手,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滑板车申报价仅为实际价值的10%,一集装箱货值10万欧元的货物,报关单上只写1万!
而且同一批货物在希腊清关时标注为“自行车配件”,可转运到意大利就变成“成品电动车”,极其熟练的利用欧盟内部市场流通无二次查验的漏洞。
此外,其手眼通天的手段也是惊叹。比如官方披露的其涉案的17家保加利亚空壳公司,注册地址全是虚拟办公室,却拥有希腊VAT税号,享受欧盟内部免税流转特权。
不过最令人震惊的还是——希腊海关系统竟有她的“内鬼协同”!
根据调查显示,某些希腊海关官员按每单申报收取500欧元贿赂,专门处理问题货柜。
被揭秘的操作链
据欧洲检察官办公室文件披露的信息,“凯莉”每月经手超2000个集装箱,而其操作链条堪比跨国企业:
首先,在中国端,采购合同、货值啥的根本不算事,因为任你如何申报,最终货值都是凯莉说了算。
等运抵了希腊,就如上文所说,利用已贿赂的海关人员将货柜标记为“已查验”,实际上却仅核查1%的货物。
最后进入欧盟,17个空壳公司就发挥作用了,通过伪造销售记录的方式,让货物“自由”的流入德法意等市场,同时获利的现金也通过加密货币洗白。
讽刺的是,欧盟警方突袭“凯莉”位于比雷埃夫斯的豪宅时,发现其书架上竟放着《欧盟关税法典》和《反倾销条例》——这位“走私头目”比多数海关官员更熟悉法律漏洞。
为何总是希腊?
常关注欧洲信息的同行应该会注意到,在许多类似的VAT欺诈案、走私案,希腊总是会出现在其中。
那为什么希腊比雷埃夫斯总成犯罪温床?
其一,是希腊的地理位置,作为中欧海运主枢纽,其海运航程短,符合跨境电商的时效需求,同时该港年吞吐量超500万标箱,但海关人员仅200名,抽检率不足5%。
可谓是天然就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二,是欧盟的制度问题,因为欧盟是施行“单一市场”原则,也即货物一旦在任一成员国清关就可自由流通。
在这种制度下,拥有地理优势的希腊自然就成了犯罪集团最爱的“薄弱环节”。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希腊自身在这方面实在是过于“宽松”。
除了上文提到的,港口吞吐量巨大海关人员缺少意外,更让人无言的是,犯罪集团都已在用AI生成伪造文件了,而希腊海关却直到2024年才启动全面数字化….
当然,目前针对这一个大豁口,欧盟也启动了多线应对的手段,比如全面推进数字化清关改革;比如EPPO获得跨境执法权,可同时冻结14国资产;又比如希腊政府将对比雷埃夫斯港的三个海关办公室进行合并,统一设定为比雷埃夫斯港第一海关办事处等。
比雷埃夫斯港第一海关办事处将于2025年9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
只是在欧盟要维护单一市场便利的前提,这些强化边境管控到底是否能有效根据相关问题或走私犯罪,目前还是得打个问号。
结语
希腊海关的问题由来已久,但这事还是让人不得不为之叹服。
别的不谈,就说凯莉以一己之力,促进了希腊乃至欧盟海关的数字化进程,这也属实是一项了不得的“壮举”了。
原创文章,作者:壹流融媒8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wu-liu-zi-xun/6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