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注意!亚马逊正大面积封停“乱换主体”账号!

广告

在10月税务新规后,由于包括亚马逊等海外平台也要按季度向我国税务机关报送卖家的数据,不少卖家都试图更换店铺主体,以规避监管。

但这种方式真的可行吗?

或许,亚马逊近期突然掀起的封号潮就是最好的答案!

据业内消息显示,目前,亚马逊已针对平台卖家“乱换主体”的行为进行严打,并且目前已有不少卖家因此被亚马逊处罚、封号!

卖家注意!亚马逊正大面积封停“乱换主体”账号!

卖家更换主体试图规避监管

在10月,随着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开始正式实施后,也是宣布跨境电商税务篇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截至目前,广大卖家对于这两项法规应该也很清楚了,当中最主要,也是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将涉税信息报送义务明确延伸至所有服务中国经营者的境外互联网平台。

按照新规,包括亚马逊、eBay、Lazada、Shopee、沃尔玛等的境外平台都要按季度向我国税务机关报送卖家的 身份信息、交易数量、收入数据、佣金及服务费等关键数据。

而面对这一重磅新规,基于对未知情况的担忧,不少跨境卖家也是纷纷寻求应对之策,如“更换主体”便是一些卖家想到的办法。

这里说的“更换主体”,即卖家使用新的公司主体注册店铺,来规避平台与税务机关的数据对接。

其中更为复杂的操作模式是借道香港——内地公司先将货物卖给自身的香港公司,再由香港公司转售给海外买家亚马逊店铺仅用内地公司作为“空壳”,销售款项直接进入香港公司账户,利润留存香港,随后在内地成立代运营公司,香港公司再向内地代运营公司支付服务费。

卖家注意!亚马逊正大面积封停“乱换主体”账号!

然而,这种看似巧妙的操作实际上却满是漏洞。

不但从根本上就不合规——香港公司本质是空壳,实际运营都在内地,且因为此类店铺(空壳公司)往往会零申报,而亚马逊又会向内地税务部门报送真实销售额,导致两边数据对不上,加大被查几率。

而且更严重的是,目前亚马逊也在针对卖家这种的行为进行严打,正大面积封停“乱换主体”账号!

亚马逊正在严打乱换主体行为

据业内消息显示,近期,亚马逊亚马逊正在强化监测,尤其是那种短期内卖家把账号改成境外主体的行为。

并且,目前已有不少卖家因为乱换主体行为,触发亚马逊的区域限制、功能冻结,甚至还有卖家已因此被永久封号

其中,根据卖家反馈,具体可能触发此次审核的行为包括:更换账户法人、法人信息与运营脱节、公司工商状态异常等——本质其实都相同,就是涉及“乱换主体”问题。

具体而言,比如有卖家是因为主体身份、资料类型的彻底改变,被系统识别为“重大主体变更”,直接导致审核失败,甚至触发严格的二审、关联调查;也有卖家是因为主体更换,但收款账户仍是原有关联账户,被平台会判定为“隐匿收入”。

当然,最严重的问题还是涉及到主体跨国/跨区域的变更——其中,尤其是近期不少卖家都在尝试的把“大陆主体换成香港主体”行为,更是容易遭到亚马逊的封店、封号处罚。

另据了解,目前亚马逊也对香港公司要求额外提供商业登记证、银行流水、税务证明等,资料不全或无法证明真实运营,极易卡审。

为何“乱换主体”会触发封号?

据了解,乱换主体会被封号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更换主体表面是后台资料的简单修改,但在亚马逊的审核逻辑中,主体信息是与账户历史、实际控制人、资金流水深度绑定的核心身份标识。

在缺乏合理解释与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集中、频繁地变更主体,自然也会被平台风控打上标记,定性为“异常行为”,甚至直接封号。

所以,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在当前的形势下,没事千万不要乱换主体!

结语

在监管环境变严的情况下,卖家最好的选择其实还是主动去适应税务合规。

比如可以调整业务模式,优化供应链、规范交易流程等等,使业务符合报关要求,而非试图通过“拆分主体、设立空壳”等偏门规避监管。

从税局新规、通知到平台方面也在严打,事实已经证明,对于跨境卖家而言,合规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必需品,只有尊重规则、用心做产品和品牌的卖家,才能在洗牌后活下来并且活得更好。

原创文章,作者:壹流融媒8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mai-jia-zi-xun/9745.html

上一篇 12小时前
下一篇 2025年6月27日 下午7:09
广告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

wechat 扫码咨询
扫码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