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
根据解读,亚马逊等境外互联网平台此次也被划入到需要“报送涉税信息”的范围内,以后都得给中国税局报送相关的数据!
1、境外平台的定义?
根据公告,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通过域名在境外的互联网平台,为平台内境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或者境内的购买方开展网络交易活动提供网络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发布等营利性服务的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解读:
这里主要指明了两个群体,一是境外平台的境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也即跨境卖家;二是境外平台的境内购买方,也即国内消费者。
由于公告写的是“或”并非以及,初步解读,只要平台业务涉及这两个群体的都为需要报送数据的对象。
比如亚马逊虽然在国内停止运营,但依然为中国卖家提供开店服务,就要给中国税局报送数据。
2、要报送哪些数据?
根据公告,互联网平台需报送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身份信息,包括店铺名称、店铺唯一识别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及开户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信息等;以及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收入信息,包括销售货物、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包括收入总额、退款金额、收入净额等;
解读:
即需要报送的一是卖家的档案信息,二是卖家的收入信息。
其中如果还有遗漏的信息,应该就是要平台还自己去找卖家补全了。
此外关于汇率问题,公告也写明:互联网平台企业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的,其报送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收入,按照办理涉税信息报送的当月1日或者业务发生当日有效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确定后12个月内不得变更。
3、对卖家有什么影响?
如果按初步解读的结果来看,往后跨境卖家的收入情况在税局面前几乎就是透明的。
而这也代表着合规完税会成为最急切的事情,卖家一定要保证自己的税务合规。
不过公告也写道,“境外互联网平台内境外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无需报送。”
也即目前来,用海外本土公司开店的卖家可能暂时不受影响,而这也可能让本土店铺变得更受跨境卖家群体追捧。
4、平台不报送会怎么样?
根据公告,境外平台在境内设立运营主体的,由依法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境内企业报送涉税信息;在境内设立的运营主体均未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由为境外互联网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商家入驻、店铺运营、营销推广等服务的境内运营主体报送涉税信息;在境内未设立运营主体的,由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指定境内代理人报送。
而如果互联网平台企业未提供涉税信息,或因或者因互联网平台企业原因导致涉税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涉及谎报、瞒报、漏报、未按规定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解读:
就像上文说的,亚马逊虽然在国内停止运营,但依然为中国卖家提供开店服务,就要给中国税局报送数据。
如果亚马逊不报,其旗下在国内有增值电信业务的公司以及入驻团队、招商团队等都会是税局开刀的对象,至于TEMU/TK Shop等在母公司在国内的平台就不用说了。
(PS:以上内容为初步解读结果,如有错误欢迎指正!小编目前也在与税务专家进一步沟通了解更多政策详情,后续如有不同解读也会第一时间更新!)
原创文章,作者:壹流融媒8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hang-ye-zi-xun/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