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关税大降,美线海运费经历接连四周的持续暴涨后。
至本周,亚洲至美西的运费开始回落了!
事件详情
1、美线运费变化
本周,东行跨太平洋航线的现货海运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美东、美西运费成两极分化的趋势。
据标普全球旗下《商业日报》姊妹公司普氏能源资讯称,截至本周一(6月9日),至美东的现货运价虽然依旧上涨了4%,达每大柜7400美元。
但亚洲至美西的现货运费开始出现回落,较上周下跌 6%,每大柜降至5700美元。
而美国东西两岸之间1700美元的价差,也是自1月底以来的最大差距。
2、原因系运力增长过猛
据悉,造成美西运费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船舶运力过剩。
船公司在中美关税暂停后,不断新增航线、调配运力到利润率更高的美线上,导致跨太平洋航线运力增长过快,贸易商难以消化,才让运费出现下行趋势。
就目前的全球运力利用率,据集装箱航运分析平台Alphaliner称,全球集装箱航运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船队利用率,商业闲置运力降至令人震惊的低点,仅占全球3200万标准箱船队的0.6%!
根据Alphaliner 6月2日的最新调查,目前仅有70艘船舶(共计185,157 TEU)处于商业闲置状态。

其中,Alphaliner 的报告强调,大型船舶领域的需求压力尤为严峻,目前几乎没有运力超过 12,500 TEU 的船舶处于闲置状态。
(唯一例外是“MSC ARIES”号,因为该船自去年被伊朗当局扣押以来一直处于停运状态。)
同时,Alphaliner报告也指出:“尽管班轮运输行业目前正受益于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情况将持续多久。”
并同样警告道:“在缺乏运力吸收因素的情况下,可用运力可能会超过需求。”
多重信号导致出货放缓
其实早在上周,运费上涨,或说进出口企业出货趋势就已经在逐步放缓了。
而其中主要的原因:
一是中美代表伦敦第二轮会谈;
二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被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无效。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因为这些因素,一些美国本土进口商已经因此再次犹豫是否让商品从中国发出。

如销售人造圣诞树和节日装饰品的美国进口商Balsam Brands ,据他们表示,在5月初美国和中国达成关税休战后,就已经计划以更高的运输成本将库存运出中国。
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作出判决之前,Balsam Brands估计,与 5 月中旬的平均现货价格相比,他将支付大约 100 万美元的额外运输成本,以便在未来几周内从中国进口 500 个集装箱的万圣节装饰品、圣诞树和饰品。
但现在,他们正在试图弄清楚贸易法庭的裁决对公司的关税责任意味着什么,以及他们“是否仍应按计划进口这些商品”。
结语
目前,运费虽然有小幅波动,但后续到底是再次上涨还是持续下滑其实仍是未知数。
按目前已有结果的部分消息看——1、中美经贸磋商原则上达成框架,可能在稀土及芯片问题上达成协议;2、美国上诉法院也裁定,特朗普关税可以继续维持(详见次条)。
这里小编估计,在关税没变动,而其他商品或矿物又得以继续出口的情况,海运费后续一段时间应该还是会继续维持在高位。
所以如果货主有发货需求的话,最好还是趁着运费小幅波动时抓紧机会,因为现在实在很难判断运费走向,没准一回头运费又再次上涨了。
原创文章,作者:壹流融媒8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hang-ye-zi-xun/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