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起利用欧盟“税务递延”机制逃税被查的案件。
这次事发于意大利,目前情况是涉案仓库被查、货物被扣,还有2人被捕。
同时欧盟委员会(EPPO)也已对该走私链条进行了起底、倒查行动!
事件详情
据欧盟委员会11月19号发布的通报消息显示,近日,他们针对一起涉案金额高达1900万欧元(约1.55亿元人民币)的中国货物走私和增值税欺诈事件,展开了搜查、扣押和逮捕行动。
目前已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逮捕了2名嫌疑人,意大利金融警察和意大利海关都参与了这起行动,同时也在展开搜查。
具体而言,该案件涉及到一起利用欧盟海关程序42(CP42),将大量货物从中国走私到意大利的欺诈计划。
海关程序42(CP42)也即我们常说的欧盟税务递延机制——进口到欧盟成员国的货物如果还将被运往另一个欧盟成员国,就可以利用该程序推迟缴纳进口增值税(VAT)

据EPPO称,这个犯罪链条是利用位于塞斯托菲奥伦蒂诺的税务仓库,以及大量空壳公司,伪造欧盟内部销售。
根据现有证据,事实上,这些涉案的中国货物从未离开意大利境内,利用税务递延机制,经海关清关后,这些货物就以人为压低价格的方式再次流入意大利市场。
此外,在这起案件中,EPPO还调查揭露了关于海关程序45被滥用的情况。
据介绍称,海关程序45适用于增值税仓库,“仓库会暂缓征收货物税,直至货物被最终售卖”——但该链条中的进口商提取货物后却利用自开发票、虚假发票的方式,让货物在未缴纳任何增值税的情况下在意大利非法流通。
超过220万米的走私纺织品被意大利查扣
就上文欧盟通报的案件中,并没有具体讲述涉及的走私货物是什么,还得等看后续欧盟方面有没有进一步的通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月初(11月6号),EPPO还通报了一起同样是在意大利查扣中国货物的消息。

当时的通报内容是称,意大利对一起涉嫌海关欺诈的走私纺织品展开调查,并查获了超过 220 万米的织物、文件和各种电子设备。
而调查到的内容也同样涉及一个从中国走私货物到意大利的犯罪团伙。
称,该团伙涉嫌使用虚假供应商、买家和收货地址,将中国货物进口到意大利仓库,并利用他们遍布欧洲的空壳公司,篡改意大利合法公司收到的发票和付款指令,从而伪装成欧盟内部采购,以逃避关税和增值税。
简单而言,就是仓库是一直不变的,但套用的空壳公司会不时更换,以躲避监管。

结语
两起涉中国货物逃税的案件,一起说了涉案金额没说货物,一起说了具体货物又没提涉案金额,说实话也是让人看了挺晕乎的。
不过据小编分析,这两起案件应该是没什么关联的,不然按照EPPO的习惯,通报的标题字眼应该是调查2.0、3.0之类的。(例如之前的海军上校调查)
但,不管是同一件事还是两件事都好,随着这两则通报,可以预料的是——年前又有一批欧线的货主、货代要心碎了。
以往类似的案例里小编也聊过很多次,这种利用欧盟税务递延机制逃税,整双清包税的物流,一旦被查,那妥妥就是暴雷的了,毕竟这种数年积累下来的天文数字下,很难指望有谁真能去把税款补上。
原创文章,作者:壹流融媒8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wu-liu-zi-xun/99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