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华南城四少之一,跨境电商上市大卖“有棵树”再次传出猛料。
据消息显示,近期,有棵树发布了两份重磅公告,一份是称公司股东收到来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立案告知书》。
包括公司两大股东和一家公司,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其他重大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而被立案!

而另一份则是《关于全面接管公司资产、业务、财务、人员、场所等事项的公告》,表示有棵树高层已经彻底完成大换血!

公告源起于有棵树的内部矛盾
为什么在今年5月成功摘掉ST帽子的有棵树会在9月-10月间接连发出两则重磅公告呢?在谈及此时之前得先回顾一下有棵树近些年的经历。
首先是大家都比较清楚的,在经历近些年来跨境电商最大的黑天鹅事件“2021年亚马逊封号潮”后,曾创下日均 15 万订单、年营收超50亿元的有棵树便开始陷入江河日下的局面。
直至2024年9月,因持续四年亏损,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有棵树更是到了破产重整的局面——当时有棵树的营收已从巅峰骤降至3.87亿元,甚至五年来的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更是达到45.19 亿元。

不过在2024年11 月,有棵树迎来复苏的机会,由王维控制的天行云联合体成为产业投资人,支付3.62亿元投资款用于债务清偿,并承诺注入进口业务资源与海外渠道,这也一度让人以为会是有棵树将会复苏。
2024 年12 月,有棵树重整完成,并在2025年5月成功摘去”ST”的帽子,一切都显得是那么顺利。
然而,内部矛盾也是于此时再起——因为重整计划未细化实控权交接节点与董事会换届细则的漏洞,为有棵树的复苏埋下巨大隐患。
内部矛盾爆发
同在今年5月,据证券时报网报道,有棵树管理层与第一大股东之间发生激烈矛盾,互指对方未守约。
当时,通过重整进入有棵树的产业投资人——深圳市天行云供应链有限公司大股东、董事长王维一方,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更换董事会,但遭到有棵树董事会投票否决。
而双方矛盾争议的焦点则主要在于,肖四清认为王维一方违反约定,没有实力;王维则表示,对方指控理由不成立,同时为掏出真金白银成为股东却没有办法派驻董事感到委屈。
肖四清指控,天行云和王维与上市公司重整管理人签署了带有具体业绩承诺的《承诺函》,但之后拒绝兑现,在履约能力和履约诚信上没有达到上市公司董事会、股东和债权人的预期。
而王维则辩解称,他确实出过一个业绩承诺,但是出具给当地政府,并非给上市公司或者肖四清,而且该承诺有前置条件——2024年拿到上市公司实控权。
这一闹便是数月之久,且矛盾也在不断升级。
期间有棵树还发生了产业投资人向有棵树发出通知函,拟自行召开股东会审议董事会改组议案,并要求公司披露相关股东会的通知,可有棵树董事会却未提供必要的支持,也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引发了深交所介入的情况。
甚至有棵树全体董事和监事还因此被产业投资人起诉索赔1657万元!
(案件已被法院立案受理,但尚未开庭)
有棵树复苏之路道阻且长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清楚了,这就是有棵树在9月29号和10月10号先后发布两则重磅公告的原因。
目前,随着原股东被立案,高层彻底完成大换血,也宣告着有棵树这场持续数月之久的内部矛盾暂时告一段落。
不过由此带来的影响,却也还在折腾着有棵树。
根据财务数据显示,有棵树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257万元,同比大降81.33%,虽然归母净利润从去年同期亏损3088万元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188万元,不过这一利润的实现主要依赖于非经常性收益。
在业务层面,核心的跨境电商板块也因运营主体资金链紧张持续萎缩,核心销售团队流失严重,据消息称有棵树各部门都在等控制权落定,没人关心客户拓展都成为内部常态了。
此外,在《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发布后,9月30日,有棵树的股价也是开盘大跌逾13%,市值缩水至61.48亿元。
综合来看,尽管新董事会已实现管理层换血,内部矛盾也暂时结束,但有棵树的复苏之路依然是荆棘载途….
结语
有棵树的内部矛盾无疑也是印证了一个关于公司经营的硬道理——稳定、健康的内部治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失去这一基石,再辉煌的商业大厦也会从内部倾塌。
而这对于跨境企业而言,这无疑也是非常需要警惕的情况。
不论企业发展进程如何,永远都不能忽视内部的稳定问题,建立稳健的治理机制,预防和控制内部冲突,与拓展市场、创新产品同等重要,甚至还要更为根本!
原创文章,作者:壹流融媒88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mai-jia-zi-xun/87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