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看贸易态势
从态势见跨境未来
文丨VV
图源:中国政府网
根据数据显示,在今年前8个月中,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了3.5%,总值达29.5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大幅增长6.9%,达17.61万亿元;进口略微下降1.2%,为11.96万亿元。
出口整体:呈增长趋势
我国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出口均呈现增长态势。
图源:中国政府网
前8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8.89万亿元,增长2.2%,占我外贸总值的63.9%;
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5.34万亿元,增长6.1%,占18.1%;
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4.23万亿元,增长5.6%。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我国外贸产品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不断发展,提升了我国外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早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我国也一直在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积极加强与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目前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我国外贸市场的多元化布局成为了逆境前行的关键法宝。
此消彼长:贸易格局
东盟、欧盟、美国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
前8个月,
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4.93万亿元,增长9.7%,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6.7%;
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88万亿元,增长4.3%,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3.1%;
与美国贸易总值为2.73万亿元,下降13.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9.2%。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5.3万亿元,增长5.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1.7%。
图源:中国政府网
美国曾长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自2020年起被东盟取代。根据前8个月的数据可以看到,美国仍是中国重要贸易伙伴,但位列东盟、欧盟之后,居第三位。
其中,我国与东盟已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前8个月9.7% 的贸易总值增速远超整体外贸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合计进出口 15.3 万亿元,同比增长 5.4%,占外贸总值的比重更是占到了51.7%的比重。
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外贸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重塑,从“单向依赖”向“双向协同”发展,推动全球价值链从以发达经济体为中心,向多极化、区域化方向演进。
当下,我国已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加强发展战略规划、管理规则标准等对接协同,建成中欧班列、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有效降低跨境商品运输和交易成本,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质增效。
增长主力: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仍是增长的主力。
图源:中国政府网
前8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6.89万亿元,增长7.4%,占我外贸总值的57.1%,显示出民营企仍是外贸增长主力。
同期,外商投资企业也展现出充沛的活力与韧性,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59万亿元,增长2.3%,占我外贸总值的29.1%;
相较之下,国有企业进出口4.02万亿元,下降8.1%,仅占我外贸总值的13.6%。可能还是和国有企业决策流程较长、员工积极性不足、考核机制刚性等企业体制因素及行业特性适配性有关,导致其在竞争性市场中处于劣势。
贸易趋势:机电产品其中,机电产品出口表现抢眼,占比重超6成。
图源:中国政府网
前8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0.6万亿元,增长9.2%,占我出口总值的60.2%。
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趋势明显,分别增长了23.3%、11.9%。
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增长缓慢,反映出当下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疲软及竞争加剧给中国整机出口带来的冲击和压力。
前8个月,面对压力与挑战,中国对外贸易逆势增长。在对美出口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中国出口仍保持着较快增长,展现出了强劲的内在动力。
近些年跨境贸易之路已过野蛮时代,从业者一定要多关注国际形势变化,特别是企业所经营的产品类别、所主营国家市场,把握好政策红利是乘风而行,反之则一旦遭遇政策风暴,很容易出现“舟覆人亡”。
以上报道有部分素材来自AI搜索,若有纰漏请指正。
–本文谢绝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跨境物流资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wu-liu-zi-xun/8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