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强于 2024 年 2 月 25 日入职熊大货代公司担任操作部主管,其入职时提交的工作简历显示了之前在某头部货代公司具有优秀的工作经历。天花乱坠文字,似乎该公司能做到行业前十,全靠光头强一人的功劳一样。
熊大以为自己捡到宝了,感觉光头强的加入让自己公司离成为行业头部指日可待。但是熊大就没想想,这么优秀的人才怎么会月薪才8600,头部货代为何不挽留?
还有就是低价优质的产品也好人才也好,什么时候真的存在过?果然还是拼多多用的少了。
时间和实践是最好的裁判
不到两个月,光头强的表现就让熊大心拔凉拔凉
号称华南城货代顶梁柱的光头强把操作部管的一塌糊涂,其连基本的航务 船务 港务知识都不懂,船东单和货代单都分不清是什么!反倒是把操作部小妹们都给撩了个遍,连熊大160斤的老侄女都没能幸免。
4 月 13 日,愤怒的熊大宣布解除与光头强的劳动关系。让他拿完赔偿赶紧给老子提桶滚蛋!
光头强表示,自己作为优秀的管理人才,熊大公司如此对待自己,实属不礼貌,问赔偿能不能给多点,抚慰下自己受伤的心灵。
熊大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劳资眼瞎,招了你个灾星,我也认了,但是依法赔偿,该给的一毛钱不少,想多要的,一分钱的门都没有。
在被熊大破口大骂撵出来办公室后,光头强出门打了个摩的就去了坂田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额外赔偿金。
案件在审理期间,熊大提交了一份向光头强任职过的知名货代公司背景调查的通话录音,证明光头强履历造假,虚假陈述,欺诈公司。作为自己合法解除劳动证据,该录音时间为 3 月 7 日。
录音内容为知名货代公司否认自己公司有过光头强这跟顶梁柱。
气急败坏的光头强认为熊大一个小破货代公司怎么敢在未经自己同意的情况下私自进行背景调查,还当庭提交播放录音,真是伤害性又大,侮辱性也强。这严重侵犯自己人格权、姓名权和隐私权,对其人格造成了极大伤害,于是在仲裁败诉后另案提起隐私权纠纷诉讼,要求熊大公司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抚慰金。
熊大万万没想到,行业还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案件经过不说了,熊大败诉了,赔了8888.6元和道歉。
气的熊大回去就把HR骂了个狗血淋头。
HR委屈的说,熊总,背调这事不是你立的规矩嘛?连那公司的电话都是你给我的,这咋能赖我呢?
感觉没有天理没有王法的熊大就请教老杨
提出以下问题!
1、法院是不是瞎判的?
2、以后这种事我该怎么办?
老杨遂邀请了迅应科技资深人资管理专家光头周。
熊大疑惑的问,老杨,这光头周跟光头强啥关系?不会是一个负责挖坑一个负责埋我吧!!
老杨简单了介绍了下迅应科技和光头周老师
跨境电商行业HRSaas 法律科技独角虎企业。公司自主研发HRSaas智能管理平台,采用法律嵌入式AI技术和业务流程自动化,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动力,以合规风控为支撑框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事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打通法务+管理壁垒,在防范劳动风险的同时,让企业掌握管理主动权,从而提升企业运转效,达到人事管理安全、合规和降本增效,化解企业出海的人才管理之忧虑。
至于光头周,是迅应公司的联创,除了跟光头强一样都是光头,其他的那是半毛钱关系都没的。
放下心来的熊大才放下心来,看老杨和光头周老师的分析。
分析依据如下
1、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处理个人信息需取得个人同意,且第十四条强调该同意应在个人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愿、明确作出。
熊大在未获得光头强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背调,违反了这一规定。
熊大公司庭审中无法提交光头强是在知情且自愿的状态下授权其获取和使用个人信息,这是判定公司败诉的关键法律依据之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 111 条明确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获取个人信息必须依法进行,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更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熊大公司私自调查光头强背景信息的行为,属于非法收集他人个人信息的范畴,已经侵犯了王某的合法权益。
隐私权涵盖了个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个人的工作经历等私人信息。
光头强的工作履历属于其个人隐私的一部分,公司在未得到授权的情况下进行调查,侵犯了光头强对自身隐私信息的控制权和决定权。
这种未经授权的调查行为可能会对光头强的个人声誉、职业发展以及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构成了对其隐私权的实质性侵犯。
综上所述,这个官司熊大输的不冤枉,换罗翔来赢不了。所以法院没有瞎判。
但是日子总要过下去,公司也要开下去,总不能说听见蛤蟆叫,就不种田了吧。
那么看老杨跟迅应光头周老师给大家提出来的解决方案吧。
很简单
把入职管理场景优化 采用动态表单构建《电子入职信息表》
在该表中添加 “员工授权背调声明” 项,使得员工能够明确知晓并自主决定是否同意公司对其进行包括履历在内的 “深度” 背调。
这一举措从源头上确保了公司获取员工个人信息的合法性,将原本可能存在的侵权风险转化为员工知情且自愿授权的合法行为。
公平不能嘴上说,要给员工选择的机会。你可以选择要不要人家,同样,人家也可以选择来不来你这里上班。
通过这种公开公平的方式,公司在进行背景调查时,有了员工明确的授权依据,避免了因私自调查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同时也体现了对员工隐私权的尊重。
从长远来看,货代老板们还是要建立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和雇主品牌,吸引更多真正优秀人才的同时,也避免因滥竽充数之徒给公司带来法律纠纷,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有些事儿,不上称不到二两,上了称一千斤也打不住。
今天的故事讲完了,有关劳动关系人资管理这方面的问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来撩下老杨和光头周老师,放心,我们好撩,还不要钱。
原创文章,作者:大信-跨境TR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l123.com/pfal/4866.html